× 微信二维码
未来社区

未来社区|光辉城市:用科技改变社区认知

策划/崔国  采访/崔国  编辑/宋敖 崔国 潘晔


“技术如何助力未来社区”


未来已来。《城市中国》认为,“未来社区”虽然内涵丰富,但在现有发展语境下,仍需从具体的科技、技术应用切入,去实践和想象。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对于“社区”、“未来”等词汇本身的探讨。因此,《城市中国》召集当下前沿的技术平台公司、机构,分享技术视角下的“未来社区”。以下是对建筑VR技术提供商光辉城市®(sheencity.com)创始人宋晓宇的采访。



光辉城市创始人、CEO宋晓宇

正文:UC=城市中国;宋=宋晓宇。



科技重塑社区想象


UC:关于未来社区的生活场景,光辉城市有什么思考,目前做了哪些尝试?


宋: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日常生活、工作、教育、娱乐。


首先是日常生活。目前的居家生活需要多套系统才能够建立,例如每家都至少需要一套单独的卫生系统、起居系统等。甚至孩子和家长在一起或分开,都会根据不同的生活模式组合,出现新的居住空间系统。现在大量的老人和孩子隔代住一块,也有很多问题。在我看来,社区慢慢完善,实际上是各个小家庭的空间系统趋于简化,而各个家庭可以把每家都有的,但某些时候利用率不高的公共空间,比如客厅、厨房,整个拿出来,呈现到整个社区的公共空间里面去,组合成一套新的空间系统。


从我们的产品而言,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用手机平台一查,哪个家庭的房间有空闲,我就可以直接过去居住使用;哪家的厨房闲置,我就可以租用等等。居住空间现在仍然高度私密,但未来有共享的可能,只是现在不敢想。以后再做新的住宅设计,客厅可能就变成共享的了。生活方式会多种多样,但形式会趋于简化。


目前社区的共享客厅,多以社区公共空间中设计的“第三空间”形式出现。图为上海南京东路街道贵州西社区里的共享客厅。(图片来源/景观中国)


其次是工作。一般说白天出去上班,叫出门工作。未来工作有没有可能不出门?不出门指的不是在家办公,而是通过一个虚拟的现场办公的方式来实现。举个例子,我如果要设计一个商业综合体,我可以从家里进入到商业综合体的虚拟现场,和我的施工方一起在虚拟的综合体里讨论工作,即工作场景虚拟化。光辉城市®现在的技术已经能够实现这一想法,前几天我们就完成了一个方案的四地(杭州、广州、成都、重庆)同步虚拟现场评审。


VR中讨论方案


工作场景的虚拟化带来几个特别明显的变化。第一,有效减少出行,道路不再那么拥堵;第二,在家工作的一些配套服务,比如午饭、咖啡,或者带体感的虚拟体验,这些会在社区里进一步提供;第三,关于体感设备,未来我们可以自己控制一个虚拟的形象,这个形象在远程可能就是一个机器人。戴上可以六向移动的体感设备后我和机器人一模一样,能看见现场的情况,通过体感设备操控,机器人能跟我做一样的动作。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机器人,做一些危险的工作。这些设备现在已经出现,只是还很笨重。随着5G技术的成熟和设备的轻便化,未来使用体验的复杂性也会降低。不过,人们还需要一段适应期来改变现有工作习惯。


在Mars的VR中进行火灾救援模拟


在Mars的VR中进行灾害逃生训练


第三是教育。我认为未来教育会分龄。教育分龄指的是从以前军队式的无差别教育,向差别教育过渡,我认为教育到最后应该是有区分的。但现状是,从学校到家里,孩子基本没自己的时间,一直在忙着学校的作业、补习班。我认为未来学校的功能会简化,基础教育阶段会让孩子们通过一些项目的合作,去完成一些实验,通过协作来获取知识。学校里教一些基础技能,然后利用项目的方式,让大家消化和巩固,这可能会成为未来教育一个方向。光辉城市®也在做K12(基础教育)的教育板块。从教育集中的门店,向各个社区店转化,甚至在社区就形成了一些自习室,或学生、家长、机构自组织的一些教育小空间。所以,教育在未来的体系里会变成分龄,有一些分到社区来。


马斯教育深圳门店


马斯教育重庆门店


比如,我们用自己的软件,定制了一些PBL项目(Problem Based Learning),融合了编程、空间、少儿动漫,以小项目的形式展开。我们把Minecraft,MakeCode和VR打通。孩子可以在玩Minecraft的同时学会编程,同时用VR体验这个空间。这个过程我们会设计一些小的任务,比如这次我们要搭个城堡,给城堡拍个全景式的纪录片。那孩子们自己要设计一个拍纪录片的轨迹,把城堡用代码写出来,四个人合作完成,花两天时间做出一个小成果。


最后是娱乐。在未来,娱乐会更偏个性化。个性化娱乐比如很快会出来的全景电影,其次是互动电影,人们可以自己进到场景里去表演。在这种VR沉浸式体验中,我们可以像《头号玩家》里一样,随时进入其他的场景,去进行社交活动。


在VR中体验经典建筑——玻璃房子


UC:现在主推的软件平台Mars和教育有怎样的关系?


宋:以前我们觉得美术、音乐,小孩子可以参与。但有一些专业,年纪太小的孩子参与不了,比如编程、电影、建筑设计等。因为技术的迭代,这些以前靠专业学习才能掌握的技能,完全可以下沉到孩子们中间,当成兴趣爱好。如果真的喜欢,也可以继续深造。比如建筑设计,过去设计一个房子,让孩子们去做工程制图、建模是不可能的。现在结合计算机编程和平台,完全可以让孩子们做,至少可以控制色彩、比例、尺度、光影。


孩子们在Mars中搭建VR城堡


因此现在Mars会在学校里让学生先用起来。目前设计师养成的工作习惯,比如在平面上勾画构思,仍然是需要的。但是当有了一个空间体量之后,我们就应该进到其中感受光影和空间的限制。但大多数设计师并没有意识到这点,那我们只能从学生开始教育。既然我们是面向未来,那学生才是未来。甚至大学我们都觉得不保险,所以提前到了K12阶段。


UC:Mars还包括对植物长时间的研究和数据库化,这是不是也为孩子增加了自然教育的内容?


宋:Mars是个技术平台,植物是我们其中一个资源库,包括科、属、生态习性、景观用途等信息。但我们还在继续完善,四季场景还在做,包括开花周期。这些不光是面向孩子,用于高校园林教育都已经足够了。


Mars丰富植物资源库


创造虚拟都市IP


UC:目前的VR平台以设计、展示为主,未来有没有可能创造新的社区?


宋:今年九到十月,我们会组织举办第一届“虚拟设计大赛”。参赛者需要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街区,保留现有道路肌理、地块形状和人文业态,但地块内的建筑可以全部清空。比如在北京我会选中关村,重庆选解放碑。你来创造一个虚拟的中关村、解放碑,与真实世界映射,没有规范的限制,参赛者可以结合自己对未来的理解,在这片虚拟的土地上探讨各种可能性。(在VR、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眼花缭乱的今天,我们如何更好地感知我们生活的城市?


比赛会邀请我们的企业会员作为专业组,大学师生作为高校组,目前我们已经联系了200多所高校。既然是未来社区,大家肯定会想到居住模块。我们提供大家创造虚拟社区的软件,开放Mars平台,以八个人一组来重新组织未来的空间,选择各个城市有地域特色的地方,这就是面向未来的设计。


光辉城市Mars平台中的场景与设计操作示意。(来源/微博@光辉城市官微)


UC:后期还会有整合吗?


宋:我们会坚持每年都做。不出意外,大赛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虚拟世界的建设中来,到时候可以根据大家的作品,再去归纳总结。这些成果会全部呈现在网站上,每个人都可以进到虚拟的中关村、解放碑去游荡,“用脚投票”。


所以,虚拟世界也会存在IP。现实世界的流量往往和地段有关,虚拟世界也一样,它的流量跟你空间设置的水平和质量有关,也要导流,把人引到你这来。到时候虚拟空间怎么玩,肯定是一套新的玩法。虽然还是玩流量,但跟现在线上互联网的流量完全不同。但它还是流量,吸引的都是人们在同样时间内的关注力。


UC:怎么看技术和安全、隐私的关系?


宋:关于隐私,我认为现在的人就是透明的,没有隐私,所以也不用过多顾虑。你带谁回家,跟谁去哪里,类似的敏感信息,其实都被记录下来了,只是有没有被查而已。人脸识别罪犯的同时,也会让不法分子更精确定位你的情况,对你犯罪,也是有可能的。所有技术都是双向的,我们也不用去怕它。我对未来是非常开放的姿态。


注:本文出现的“光辉城市”全部是指“光辉城市®”;文中未注明来源图片均来自光辉城市®


关于光辉城市


光辉城市作为一家建筑 VR 技术提供商,以“让设计回归创意,把其他交给科技”为使命,致力于将 VR/AR/MR/AI 等技术应用在建筑设计领域,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和转型,目前在全国九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城市规划研究中心

《城市中国》是由建设部、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重庆大学等学术智慧资源共同参与的一本课题性的研究杂志。从政治、人文、经济、规划、建筑、艺术、社会生态、商业形态等学科的各层面介绍当代中国在全球化权力空间背景下的发展现状,是对城市生态、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脉络的理性呈现。我们的编辑与设计团队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对该进程保持敏锐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一代知识分子。团队运用上海、广州、北京、重庆四地同步编辑、统筹的采编方式,总部设立在上海。
DOWNLOAD




暂无内容
×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