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的力量》共拍摄超过2500个小时,最终成片103分钟。这部以广州本地物种为题材的纪录片拍摄于2016-2019年,导演彭颖斌毫不讳言其中其实包含了很多的废素材,一切都归功于“伟大的失败”。在过程中,团队在多个地区做野外考察,陆续积累影像资料,追踪物种,比较亚种,整个过程被他称之为“边学边做”。
中国正在经历水问题转型,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等四大水问题相互作用、彼此叠加,形成影响未来中国发展和安全的复合性水危机。传统的治水思路已不能适应解决水问题及社会经济变化的需求,治水模式转型势在必行。中国在近二十年来也逐渐向流域综合管理转型,提出河长制、多级空间管控等创新性制度,不断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流域综合管理新模式。
中国的城市美化经历了多步探索,在众多绿地运动中,海绵城市聚焦雨洪调蓄,目标相对比较专一。随着“公园城市”的提出,业内学者普遍认为应从发掘城市自然基底,以及人们与自然基底的环境要素长期互动适应,形成延续性的具有生态与人文性质的景观系统视角出发。以此回思“海绵城市”,用于雨洪调蓄的海绵绿地亦能在古代城市建设中找到雪泥鸿迹。
在当下的疫情之下,全球的零售旅游行业或多或少都收到了冲击。以香港为例,曾经兴旺的市区商业面临关门、倒闭,零内地旅游团到访的惨淡景象。然而在城市的另一处,却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潮,那就是:郊野公园。本文从香港地区谈起,连接中国当前郊野公园的建设情况,并结合近五年发表的222篇相关中文期刊文献进行元分析,归纳当下中国郊野公园的研究热点,探讨面临的挑战和研究趋势。
城市化发展必然带来污染问题和自然生态的破坏问题。城市生活每天产生的大量污染,以及城市建设格局导致的生态系统的割裂,其实是系统性的问题,往往需要系统性、生态性的解决方案。而科技湿地的建设,提供了这样一种创新的实现路径。
在珠江三角洲,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由来已久。面对支汊众多的流域水网与潮湿多水的平原洼地,人们对于自然的态度,从畏惧躲避到改造利用。在此过程中,珠江三角洲的人类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性,在于和自然的紧密结合。建筑、聚落和水网共生,与自然环境共同改变并相互适应。最终形成了多种自然与人工协调共存、人居环境与水环境交融的聚落景观形态。
城市公园功能已由政治传播向市民休闲娱乐转变,并赋予其社会文化、经济和生态价值。被视作“准公共产品”的城市公园,在中国逐渐显露出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在中国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协同《长江日报》、社区居委,以武汉解放公园为落脚点,探索政府机构与第三方组织共同管理运营城市公园的新模式,以空间功能重组吸引城市人群互动,为恢复城市区域活力的注入动力。在中国上海,城市公园建设围绕“公共空间”“城市更新”“城市竞争力”“生活方式”等关键词持续延伸。以此为基,创新性的代管代建模式成为提升城市公园建设速度,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的不二选择。武汉和上海的两种公私协作方式,可管窥中国城市公园建设运营的某些趋势。
当我们一步步走近湿地时,我们该如何把握这份距离感呢?空间上的近和远都不是最终的答案。亲近自然的愿望,与保护自然的克制,或许都应建基于你对这片自然的了解。这也是自然教育里一直倡导的一个原理:因为了解,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保护。从“了解”开始的保护和热爱可以消解距离感,也让我们无论身处城市的哪里,都和这片自然联系起来。
美国“生态伦理之父“Aldo Leopold 在《沙乡年鉴》(A Sand County Almanac)中强调:“休闲娱乐的发展不是要建造通往美丽乡野的道路,而是要为依然可厌的人类心智培养感受力。”不管是自然的回响,还是来自自然的呐喊,都与我们今日城市研究中称为“声景”(Soundscape)的研究对象息息相关。公园鸟鸣,海边浪声,树叶沙响,日常生活的感官体会。在未来城市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中,提高对于自然的感知力,也许声音将会是一个有意思的切入点。
2013年,以保护自然资源为主要内涵的“国家公园”概念首次进入中国最高层级的政策文件之中。这个外来的“国家公园”概念,因为被寄予了统筹总揽各职能部门分头管理国家资源的厚望,而甚嚣尘上。但是国家公园体制机制要在中国落地,还有很多基础性工作要做。
本文主要就:厘清社会整体对国家公园的概念和认知,规范多头管理制度,明晰与城乡规划等多部法律的关系,优化居民对自然的消费习惯和态度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呼吁打破狭隘的旅游开发和自然保护视角,从更“广义视角”让大众意识到,国家公园与我们日常城市生活和人居环境息息相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上升为全国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我们每天醒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几乎都变成了查看过去的一天又新增了多少病例。那些跳动的数字或许对尚处疫区之外的人们而言并不那么迫近,但每个数字的增减,却真真切切地牵动着千万个家庭的生死存亡。当前城市中疫情的基本防控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非常现象,如排长队领口罩、测体温,用印成粮票样式的通行证管控出行,返城租户不准进入小区,外卖和快递停送或规定必须到小区门口领取等。这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社区管理不到位所致。疫情紧急状态之下,社区怎么办?社区还应该做哪些事情?
社区、城市尺度下的“未来”不是一个随意涂抹的画板,而是一种思潮,一种限定,乃至一种工具。于是我们把历史上从建筑、技术、科技、文学、电影等领域对“未来”的定义和解读做了一个梳理,试图呈现“未来”的历史谱系。
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在新技术层出不穷,并不断深入城市生活日常的当下,“社区”是否要被重新赋予新的意义?本文将结合相关案例,探讨新技术对于社区营造和城市设计带来的改变。
通勤,这个每座城市都在发生的现代社会现象,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而言,都要花费高昂的成本。为降低通勤成本,法国选择从出行需求的角度寻求解决方案,即大力推动法规完善的居家工作制度。伴随居家工作的普及,法国涌现出大量适合远程办公的第三空间性质的场所。然而要让第三空间更大程度地减少不必要的通勤出行,起到平衡本地经济发展的作用,政府的引导和规范必不可少。
今天谈论未来、未来城市、未来社区,必须基于“人类世”这样一个终极的背景。当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冲进当下全球化的城市社会后,我们也正在被城市化的洪流淹没。从平台和堆栈的理论视角来看,城市已经不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人群聚集的地方,“它已经被压扁成为平台的六分之一”。因此,在平台上,原来所有关于城市的批判话语都需要升级,需要将程序设计、政治哲学、建筑理论、软件批判四样东西结合起来,才能来研究城市。谈及“未来社区”,同济大学哲学系陆兴华教授如是认为。
新技术,解决问题的同时往往也带来问题,直到再有新的技术出现解决这些问题,并带来另一些问题,周而复始。不相信科技真正带来进步的人,大概会认为,我们只是通过不同的技术,来反复描绘某些共同的追求或欲望。假如这个荒诞的世界,真的像博尔赫斯的《神学家》描述的那样,历史是一个圆环,那么,未来社区也可能是过去的投影。本篇采访从城市历史、人、社群的角度,谈谈关于未来社区的想象。
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经过了四个阶段:从血缘、地缘、业缘,再到趣缘。如何在尊重边界的前提下,促进人们的交流和包容?在孙哲看来,未来社区的重点是发展“趣缘群体”。如此,利用高科技打造社区中的第三空间,促生社区趣缘群体,就是人在未来得以解放的愿景。
中国大城市的年轻人面临严峻的住房问题:房租占收入比例不断增高,导致其余支出锐减,生活质量下降;买房首付成为最大难题,甚至需要“六个钱包”;城市保障住房倾向最低收入人群,大部分年轻人无法准入。如何制定公平和有效的政策,让年轻人得到住房保障,是对社会有重要意义的议题。
未来已来。“未来社区”虽然内涵丰富,但在现有发展语境下,仍需从具体的科技、技术应用切入,去实践和想象。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对于“社区”、“未来”等词汇本身的探讨。因此,UrbanChina召集当下前沿的技术平台公司、机构,分享技术视角下的“未来社区”。本文是对建筑VR技术提供商光辉城市创始人宋晓宇的采访。
“令人向往”的未来社区并不科幻,实际上,反而有不少极为传统的理念、方法和材料,可以借助新的科技手段,得以在今天的城市中更优质且高效地实现人类宜居的目标。多伦多Sidewalk最新发布的正式版规划中,在交通、公共空间、建筑住房、可持续发展、数字创新等领域提出了多项城市创新措施,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可以触及的“未来社区”。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发布的《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在今后的25年里,中国60岁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从2010年的12.4%(1.68亿)增长到2040年的28%(4.02亿)。因此对于未来社区的场景想象中,健康和养老将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将结合加拿大近期举办的“智慧城市挑战赛”,介绍入围决赛的申请提案中三个重点关注居民健康和福祉的案例,丰富对于未来健康场景的想象。
人类具有一种“社区本能”。然而到了20世纪末,这种在一起的需要,随着分化和隔离的加剧,而变得物质化了。我们面对的是残酷的种族战争、武装组织、特殊利益俱乐部和聊天室。我们运用“社区本能”来彼此隔离、自我保护,而不是创建一个丰富多样又互相交融的世界社区文化。显然,这条隔离之路不会带领我们走向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是重新思考社区观念,从目前封闭的保护主义走向开放,迎接全球化社区的到来。
浙江省在今年3月推出的“未来社区”方案和2014年推出的“特色小镇”模式一样,是省内资源整合、产业融汇的又一剂良方。同时“未来社区”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旨在解决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痛点,为浙江省吸引人才提供了巨大助力。另外,“未来社区”将之前提出的诸多社区更新的概念一并整合,获得了更具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统筹视野。目前浙江省已公布首批24个试点项目,未来社区建设正式迈入进行时。
通过对周边区域的项目调研和对同类项目的深度研究,分析在国际峰会、会议产业和休闲度假旅游三种机遇下,以会展与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将单一的会议主题拓展为多主题化片区,将片区定位为“世界的会议制度,世界的雁栖湖”。真正实现雁栖湖自然生态资源底蕴的价值,并最终成为一个全球顶级会议举办地、多元会议目的地和生态度假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