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崔国 王婷 编辑+题图/宋代伦
作者/尹航 北京林业大学博士+李萌豪 BAM百安木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吴凡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公司+李雪珂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 意大利米兰理工在读硕士
《城市中国》与香港大学建筑系园境建筑学部将于5月22日联合主办“自然与城市”线上讨论会,本文为系列文章第8篇。
中国的城市美化经历了多步探索,在众多绿地运动中,海绵城市聚焦雨洪调蓄,目标相对比较专一。随着“公园城市”的提出,业内学者普遍认为应从发掘城市自然基底,以及人们与自然基底的环境要素长期互动适应,形成延续性的具有生态与人文性质的景观系统视角出发。以此回思“海绵城市”,用于雨洪调蓄的海绵绿地亦能在古代城市建设中找到雪泥鸿迹。
中国古代城市湿地景观
城市选址与湿地 古代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耕活动与土地的关系非常密切。为求丰产,人们千百年来创造、传承了一系列高效的土地管理模式,成为建造聚居地的先决条件。各类土地的改造又以水利的有机管理最具特色。古代南方的陂塘系统便为典型,孕育了许多历史名城,江淮地区、江南地区、西南地区等均为践行地[1],以江南的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最为典型,其城市在陂塘水利的影响下逐渐成为人口聚居之地。
陂塘水利工程为拦蓄、疏导、利用雨洪的坑塘系统,其与城市的基本空间结构可归纳为“山——陂——城”[1]。陂塘系统下的城市常选址于山前平原的较高地带,或选址于山体与自然水体之间,低洼处挖塘调蓄雨洪,使陂塘或城外自然水体成为城内水系的归处。
西湖图卷【南宋 李嵩】(source/知识贝壳)
城市网络与湿地 选址之后,古代的城市设计者依据环境基底特征,因势利导进行城市分区与建筑规划,这仍不缺水体的导向作用。低洼之处或原有水道常作为城市重要的供水道、通商渠道或风景道,逐渐发展成主要街道或次干道,京杭大运河附近的古城即为典型。这些水道多为自然、半自然驳岸,河床也多近自然,具有自净力、提供栖息地等部分生态功能。这些水道将城市内外的水体连接形成整体的湿地系统,使不同尺度、形态、位置的水体发挥各异的生态效能。
绍兴城水体网络图(source/《山水都市化:区域景观系统上的城市》)
城市风景点与湿地 中国城市历来有“八景”营造的传统,其风景点的类型并不拘泥于纯自然风景或纯人工景观,仍将“文化景观”[2]纳入其中,使环境要素变得十分丰富,其中湿地仍扮演重要的角色。
苏州古城内星罗密布的城市山林,便似“点状湿地”。苏州园林以“水”闻名,园内水体与公共水体连通,使星星点点的园林嫁接于整个湿地水系中,成为微观角色。点状的湿地水体在构成风景的同时,发挥着水资源调控最基础的作用。长江流域城郊聚落的“圩田”[3][4]也是“点状湿地”的典型,通过高低不一的“堤堰”, 排蓄水资源以供堰内田地使用。
圩田景观(source/Google Earth)
湿地与城市海绵绿地
古代城市湿地水系是自然、半人工、人工景观的复合体。小尺度的人工点状湿地、带状的半人工线型湿地和面域的自然湿地构成调蓄水资源的绿色网络。如是“点——线——面”结构的湿地系统,对海绵绿地建设亦有借鉴价值。“海绵绿地”亦可分为初始段、传输段、结尾段绿地,构成以“点——线——面”为结构特征的湿地网络,分别承担收集滞蓄(源头控制)、传输净化(溢流传输)、蓄积接收(收容接纳)的城市雨洪调蓄功能。
城市海绵绿地网络(组员绘制)
本节以笔者小组硕士期间海绵城市STUDIO2014成果为例,讨论当代海绵绿地网络设计。
源头控制——点状湿地 建立城市海绵系统的最小单元——海绵社区。结合降水量、社区面积、绿地面积、建筑面积等计算海绵社区在降水峰值时须内部承担的雨水量,设计相应的人工湿地滞蓄。海绵绿地的设计尝试提供多功能化的社区场所,回归花园的本质。
社区海绵花园示意图(组员绘制)
海绵社区以滞蓄雨水为主要功能。降水量过大,或社区绿地面积较小的情况下,社区海绵绿地将通过暗管溢流过剩的雨水至社区外地势较低的带状湿地,即传输段绿地。
溢流传输——带状湿地 传输段绿地接收点状湿地溢流的雨水,传输给面状湿地,依托河流、溪流、道路、带状公园、轨道等城市本有的带状空间设计。传输段绿地形态狭长,涉及多个街区、道路,传输压力与污染风险较大,须根据所在城市地段情况,分段设置复合型人工湿地组净化溢流至此的雨水。可采取表流型、潜流型、曝气型、深塘型人工湿地组合,视地段情况选择组合次序与数量,以最大限度减少水体的COD、TN、TP、TSS等。
传输段绿地属于开放空间,注重附加栖息地营造、科普教育、户外运动等功能,使其成为城市户外活动的热点,以及城市商业发展的绿色背景。
传输段带状湿地示意图(组员绘制)
收容接纳——面状湿地 古代城内水系归于城外陂塘或自然水体是因势利导的结果。“面状湿地”多选择此类水体,须遵循5个原则。首先,面状湿地宜“散”不宜“聚”,以分散社区径流导向,但大小不必趋同。其次,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将径流导向湖泊类自然湿地,以最大限度存蓄雨水。第三,在湖泊类湿地承载水量超限度的情况下,选择其下游的湖泊或河流湿地作为“二级面状湿地”承载溢流的雨水,以此类推可因地制宜择选多级“面状湿地”。第四,尽量远离水源地。第五,势必选水源地时,宜设人工湿地过渡带保护水体[5]。
结尾段面状湿地及过渡带示意图(组员绘制)
如同历史名城,面状湿地的风景营造以自然为导向。面状湿地承载径流压力较大,应控制规划周围社区的性质与数量,降低容积率,以降低其生态压力。
结语
鉴古探今,农耕文明下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必然是一条与土地、水资源紧密结合的道路。古代的不一定是过时的,相反古代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有时更能兼顾建设活动的众多方面,漫长的历史积淀亦必有许多优秀的自然资源管理方式值得今天借鉴。
※ 参考文献:
[1]王晞月.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9.
[2]林箐,王向荣.风景园林与文化[J].中国园林,2009,25(09):19-23.
[3]郭巍,侯晓蕾.宁绍平原圩田景观解析[J].风景园林,2018,25(09):21-26.
[4]郭巍,侯晓蕾.筑塘、围垦和定居——萧绍圩区圩田景观分析[J].中国园林,2016,32(07):41-48.
[5]尹航.景观型人工湿地过渡带设计初探[J].城市建筑,2015,(14):243-245.
《城市中国》是由建设部、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重庆大学等学术智慧资源共同参与的一本课题性的研究杂志。从政治、人文、经济、规划、建筑、艺术、社会生态、商业形态等学科的各层面介绍当代中国在全球化权力空间背景下的发展现状,是对城市生态、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脉络的理性呈现。我们的编辑与设计团队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对该进程保持敏锐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一代知识分子。团队运用上海、广州、北京、重庆四地同步编辑、统筹的采编方式,总部设立在上海。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